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上官云)在今年出版的生态文学作品中,《长白山野生飞鸟集》显得有些特别。它介绍了很多长白山野生鸟类的个性特征和生存环境,但又涉及考古学、民俗学、人文地理、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作家高维生回应道,《长白山野生飞鸟集》是一次跨界写作。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也对当地民俗和地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近几年,自己对人文地理更加关注,大自然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当你深入了解它时,就会被打动。
他提到,这部作品花掉了三年时间。如今写作和读书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上午写作五个小时左右,也是常态。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证
《长白山野生飞鸟集》经历了一段比较漫长的准备时间。
图片来源:出版方供图
“我从小出生在长白山区的腹地,一个叫榛柴沟的地方。因为地域的特点,可能是山中长得榛子多,叫了这个‘土名’。”他说,长白山很多花草树木等都有类似的“土名”。
这些名字的由来几乎都有依据,其内涵与地域和历史紧密相连。他说,那也是自己认识长白山的重要方式,以此为切入点,逐层去解析长白山。
“我从年轻时就有写长白山的兴趣,可总觉得是写作上还不够成熟,不知如何下笔。近几年,对长白山越来有更多的想法和思考,才动笔开始写作。”高维生表示。
对他来说,写长白山是一种文化记忆和身份认证,最终完成的《长白山野生飞鸟集》,以栖息于长白山的野生鸟类为切入点,同时细致地描绘了鸟类的个性特征和生存环境。
一直以来,高维生在写作中都比较重视田野调查,《长白山野生飞鸟集》也不例外,因为“在场和不在场,对事物的感觉不可能一样,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田野调查不是单纯的到山里走一趟,观观光、看看景,然后查阅资料拼凑在一起,作品就完成了。”高维生希望,通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寻找出真实的长白山和历史。
在这个寻访的过程中,他走过窄小的“毛毛道”,跌过跟头,还有多次冒着大雨,进山去看野百合、观野花的经历。每次发现那些以前见过、却不知道名字的鸟儿和植物时,高维生都特别高兴。
“在长白山行走,不仅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更多地是对当地的民俗和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这个过程,也算得上是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文精神。”他解释道。
作家高维生。受访人供图
写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维生自小喜欢文学,“我的父亲是一位作家,他每天读鲁迅作品,那时我年纪小,读不懂,但鲁迅的名字深扎在记忆中。我从十几岁开始练笔写作,真正写作是二十岁以后。”
他喜欢诗歌,现在依然保持着每天读诗的习惯,作品的语言风格,也跟着带上了些许诗意。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高维生出版过散文集《季节的心事》《东北家谱》等等。
四十岁时,高维生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年龄增长后,对书的理解和年轻时不一样了。随着写作的深入、阅读量增大,做笔记能把当时的想法和情感记录下来,这也是创作来源之一。”
眼下,他的生活极有规律,往往在清晨四点起床,上午专心写作大约五个小时,下午看看书和资料,晚上一般会留出时间校对书稿。写作和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不喜欢热闹,更不愿应酬,可能和性格有关系。”他感叹了一下,“我正在准备写作‘长白山野生飞鸟集’的第三部。长白山写作会写成一个大系列,按照计划慢慢完成。”(完)
烈焰火海、暴雨洪水、危急险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就是来自“火焰蓝”的安全感。
今天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今年也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5周年,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5年来,这支队伍赴汤蹈火、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们力量。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组数据走进“火焰蓝”,致敬我们的“守护英雄”!
消防救援队伍总规模增加
五年来,全国规划建设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组建航空救援队伍和机动队伍,消防救援站从7032个增加到9657个,队伍总规模增至22万人。
森林消防队伍新增编制8200余名,全国重点林区、国家公园和七大流域抗洪抢险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线消防救援机动力量加强,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
筑牢消防安全“人民防线”
全国建成乡镇街道消防站所1.4万个,配备工作人员6.3万名。
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成效明显
国家层面先后挂牌95处重大和区域性火灾隐患,各地累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300万余处。五年来,重特大火灾事故起数下降35%。
综合消防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五年来,全队伍共接警出动900余万起,出动人员9363万人次、车辆1670万辆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295万余人。
队伍向“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救援拓展,覆盖城乡和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以及洪涝、地震、地质、台风、建筑坍塌、危化品泄漏等灾害事故救援各领域。
2022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灾情209.2万起,其中火灾扑救82.4万起、抢险救援46.9万起、各类社会救助59.7万起、公务执勤12.6万起、其他出动7.6万起。
近年来,共组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石化企业火灾扑救以及地震、水域、空勤和雨雪冰冻等专业救援队伍3500余支,依托森林消防队伍建成12个特种灾害救援大队、及其所属的55个快速反应分队。
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文化培育,全国注册消防工程师超过10万人,消防特有工种技能人员达到140万人。
消防救援队伍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改制5年以来,全队伍有165名同志在灭火救援等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生命、1300多人光荣负伤。
愿你们每次奋不顾身的“逆行”
资料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
来源:光明网 【编辑:周驰】